ayx体育冷拉型钢
ayx体育型钢

专业冷拉型钢厂家,产品有冷拉方钢、冷拉扁钢

当前位置 : 首页 > 产品中心 > 冷拉扁钢

冷拉扁钢

凝聚标准共识 六项钢铁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在京召开

  凝聚标准共识 六项钢铁行业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在京召开 时间: 2024-07-31 18:36:28 |   作者: 冷拉扁钢


  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深刻影响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公共安全、生产安全。7月5日,由全国钢标委钢筋混凝土用钢分技术委员会、全国钢标委钢丝绳分技术委员会联合组织召开的钢筋及钢丝绳六项重点产品强制性国家标准宣贯会在北京召开。

  此次会议对新发布的GB 1499.1-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1部分:热轧光圆钢筋》、GB 1499.2-2024《钢筋混凝土用钢 第2部分:热轧带肋钢筋》、GB 13788-2024《冷轧带肋钢筋》、GB 8903-2024《电梯用钢丝绳》、GB 26722-2024《索道用钢丝绳》、GB 33955-2024《矿井提升用钢丝绳》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进行宣贯讲解。据悉,今年9月25日,这几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将开始实施。

  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涉及钢筋和钢丝绳产品,是重要钢铁产品。钢筋作为混凝土结构的骨架材料,大范围的应用在房屋、桥梁、铁路、公路、隧道等各领域,2023年我国钢筋产量达到2.26亿吨,占粗钢产量22.1%,钢筋产品不仅量大面广,而且关系到国计民生。钢丝绳是国民经济建设中的基础工业材料,大范围的应用于煤炭、索道、电梯、石油、化工、建筑、航空、船舶等重要领域,截至2023年底,钢丝绳生产企业超200家、产量约300万吨。其中矿井提升用钢丝绳、电梯用钢丝绳、索道用钢丝绳是重要用途钢丝绳的代表产品,由于应用场景的特殊性与广泛性,在保障工程设备平稳运行及人身安全方面起着关键作用。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标准技术管理司副司长魏宏表示,强制性国家标准是保障人身安全、维护公共利益、促进高水平发展的基石,是国家安全“底线”和“红线”。此次六项强标的发布实施,是落实国务院提出的快、优、强制性的标准化工作方针的重要举措,将逐步提升有关产品质量水平,增强本质安全性能,同时也有力支撑了产品生产许可证实施,并对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工业与信息化部原材料司副司长张海登指出,钢铁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标准的实施将充分的发挥强制性国家标准“门槛”作用,确保钢铁产品本质安全,充足表现“以人为本”的安全观。标准宣贯是一个持续推进的过程,要以此次宣贯会为起点,逐步加强标准解读和宣传,通过培训、讲座、专家解读等丰富宣传形式,营造“知标准、学标准、懂标准、用标准”的良好氛围。

  冶金工业信息标准研究院党委书记、院长张龙强介绍,在标准研制中,信息标准院按照上级部门要求,组织行业专家群策群力,秉承标准引领发展的理念,高质量完成起草工作。六项标准的发布对于钢筋、钢丝绳重点产品安全标准升级、筑牢安全生产底线、推动设备更新、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具备极其重大的意义。宣贯会是标准实施的重要一环,信息标准院将定期、分区域组织标准宣贯,推动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应用落地见效。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科技环保部副处长郑景须认为,标准化是钢铁行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也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长期关注的重点。此次六项强标的发布实施是实现“加快构建推动高水平发展的标准体系”的重要举措,将对钢筋、钢丝绳领域的高水平发展起到重要的推进作用。下一步,协会和标委会将一起坚决做好标准宣贯工作,倡议行业企业坚决生产符合国家强制性规定要求的产品,做好强制性标准实施情况统计分析工作,逐步提升中国钢铁产品的总体质量水平。

  会上,钢筋标委会秘书长刘宝石、钢丝绳标委会副秘书长任翠英分别汇报了强标整体研制情况。标准主起草单位中冶检测认证有限公司、天津高盛钢丝绳有限公司、鞍钢钢绳有限责任公司、贵州钢绳股份有限公司分别就六项强制性国家标准的修订技术内容做了解读。(张佳兴)

  学会大咖谈|中国科学技术期刊编辑学会魏均民:推动平台建设和集约化发展,向期刊强国迈进

  学会大咖谈|中国力学学会冯西桥:发挥学会优势,让科学研究服务于国家战略需求

  不断提高设备兼容性、安全性、稳定性,让智能家居真正智能起来,智能家居产业必能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让我们消费者尽享科学技术进步带来的便利和愉悦。

  随着重约1200吨的储罐穹顶升顶就位,我国超大型全“坐地式”液化天然气储罐,宁波“绿能港”三期项目3座27万立方米液化天然气储罐完成升顶。

  日前发布的《青海湖流域生态气象公报(2023)》显示,青海湖2023年年平均水位为3196.6米,较近十年平均上升1.3米。

  近年来,武汉加快建设疾病防控、医疗救治、基层防控、卫生应急保障四大体系,初步建成中心城区15分钟、农村地区30分钟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圈。

  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近日联合国内多家单位,共同绘制了水稻全景定量蛋白质组图谱。

  在科研的广阔天地中,每一位研究者都渴望最先触摸到知识前沿,做揭示未知奥秘的先行者。然而,传统的学术出版流程往往烦琐漫长,导致最新研究成果难以及时分享。而预印本平台作为一个便捷的学术交流空间,以开放、共享、快捷的特征,塑造了数字时代学术交流与传播新方式,有利于加快知识传播、扩大学术影响,日益成为科研工作重要组成部分,对提升我国国际学术话语权具备极其重大作用。

  所谓“预印本”(Preprint),是指科研成果未经同行评议、尚未在正式出版物上公开发表之前,作者出于交流和证明优先权等目的,自愿先在学术会议上或利用互联网平台发布的科研论文、科技报告等文章。与传统学术论文发表需要同行评议且发表周期很长不同,作为一种新型的学术交流模式,预印本具有发表快速、能带来合作新机遇、有助于提升学术影响力、可在与他人的互动分享中改进稿件等优点,因而受到慢慢的变多科研工作者的欢迎。而由于预印本具有迅速传播和共享功能,有利于加速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利用,预印本平台建设也得到各级政府组织的重视和支持。

  第一届陈景润奖29日在京揭晓,山东大学数据科学研究院教授黄炳荣的“L-函数的矩及其在Rankin-Selberg问题和算术量子混沌中的应用”和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研究员聂思安的“仿射Deligne-Lusztig簇的不可约分支”两项成果入选。

  从生态环境部29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获悉,生态环境部多个方面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6月底,全国已完成较大面积农村黑臭水体治理3400余个,达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80%以上;全国农村里的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达到45%以上,农村污水横流状况大幅度减少,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成效明显。

  6月份,青海电网单月发电量为104.97亿千瓦时、清洁能源单月发电量为100.58亿千瓦时,两项指标历史首次双双突破100亿千瓦时大关。其中,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为95.82%,处于全国领先地位。

  国家卫健委29日发布2023年度县医院医疗服务能力评估情况。2023年度参评医院共2062家,县域覆盖率达98.6%。

  民营经济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特色所在、活力所在,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民营经济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关系到社会进步和百姓民生,是推动我们国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要力量。

  湿地、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具有类型多样、分布广泛的特点,是很重要的生态环境资源。然而,湿地ECO十分脆弱,一旦受到伤害和破坏,恢复工作可能复杂困难且十分漫长。

  2024年英国范堡罗国际航空展26日闭幕。从这届航展能够正常的看到全球航空业的最新趋势:绿色航空技术正引领行业方向,低空经济已加速发展,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开始与相关产业深度融合。

  美国南加州大学科学家利用“基因魔剪”——CRISPR基因编辑技术,将人体免疫细胞B细胞变成体内的微型监测机器和“抗体工厂”,生产专用抗体来摧毁癌细胞或艾滋病病毒。

  来自瑞士和美国等国家的科学家,利用人工智能(AI)技术监测了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对地球自转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他们都以为,人为造成的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正在不断扰乱地球的自转,导致每日时长(即日长)变长。

  能不能采取智能化的办法对农作物病虫害进行预测预报?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就开始了小麦赤霉病的监测预警研究,先后建立了小麦赤霉病机理模型和多个经验模型。

  全国古树名木保护工作现场推进会25日在四川省广元市召开。记者在会上获悉,我国将每10年组织并且开展一次古树名木资源普查,适时开展补充调查,掌握资源底数和管理状况,对古树名木建档立卡。

  国家航天局25日在京举行国家民用空间基础设施大气环境监视测定卫星、陆地ECO碳监测卫星的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仪式。这两颗卫星投入使用后,将对大气环境与陆地ECO开展监测,为建设美丽中国,有力应对全球气候平均状态随时间的变化,实现“双碳”目标提供重要的数据支撑。


推荐新闻